时间:2023-06-16 13:10:22 | 浏览:24
1月5日,青岛市崂山区进入“两会”时间,“全域”概念继续成为崂山工作的热点。
对于观者而言,崂山区既有耕耘20多年的现代化城区,楼宇林立,经济繁荣,亦有广袤的腹地,那里景区与村庄共建带来的自然和谐景致,是世人最向往的青岛旅游去处之一。为何又要强调“全域”?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守增
在崂山人看来,这种“和谐之美”正是显现出目前崂山“亦城亦乡、二元制结构明显”的区域特点,而这一特点若不及时改变,终会成为崂山今后统筹发展的牵绊。破题,迫在眉睫。
摄影@ 修相科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刘传蕾
2020年12月25日,随着崂山湾国际生态健康城一号水质净化厂项目主体结构完成封顶。这个被誉为为崂山区“战略北进”添上浓墨重彩一笔的工程,在“两个五年”之交封顶,寓意深远。
近些年,无论是“全域旅游”,还是“战略北进”,再次创业,皆是崂山跳出“舒适圈”,统筹推进城建和乡村振兴,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决心。告别“十三五”,进入“十四五”,是时候对崂山区的“全域”概念做一次解读了。
搜索“崂山区”,你可能会看到如此描述,“崂山区陆域面积395.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3.7公里,先后入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2019年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字不多,却处处流露着“旅游”气质。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山海城和谐相融,岛滩湾和美相生,一望“沙子口是个好地方”的嘉言碑,即是对崂山最美的赞赏。游走在崂山,你分不清是城市恋着景区,还是景区点缀着城市。正如“全域皆景区,畅游山海间”的呼号,全域旅游,更是全域全业态编织出的一幅壮丽山海画卷。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摄影@ 曲知帅
2016年以来,崂山区坚持“崂山全域皆景区”的理念,推动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开创了“全域共建、精明增长”的全域旅游崂山模式。
所谓“全域共建”,着眼于“共建”,崂山区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崂山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施细则》,针对高端新兴旅游业态培育等五个方面制定12条奖补政策,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加强旅游用地政策保障。同时,编制《崂山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健全规划领导、评估、实施机制,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从专业角度来看,由于旅游业态所涉及行业的交织性,其管理会长期存在“九龙治水”等现象,各自为政的结局只能是“小旅游”。为破解发展瓶颈,崂山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以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市场监管机制、旅游投诉处置机制、景社融合发展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为重点工作方向,形成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产业协同,社会参与”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精明增长”是崂山区提出的发展全域旅游的又一内涵,在城乡可用建设用地极度紧缺下实现集约、高效发展。突出资源特色和优势,塑造特有旅游个性和品牌,面向中高端旅游市场,开发消费档次高、服务品质高、附加值高的旅游产品业态。通过景城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区域融合、生态融合,全面激活资源价值,不断创新产品业态,拓展出旅游新空间。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当崂山已不再是“崂山风景区”的单一概念,依托崂山风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推动旅游业空间布局由沿海一线向全域延伸、多点支撑转变。形成海上仙山风景区、崂山国际旅游城、都市田园休闲区、康养婚旅度假区与活力海湾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重构景城乡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如今,即使走出崂山风景区的山水画卷,行于南部繁华的城区,游客亦会倍感新鲜,就连一片海滩都被颇具“心思”的打造成为“石老人城市客厅”。在海尔路南端的石老人海水浴场,碧海蓝天下,以遮荫云端长廊为引,建筑顶棚灯饰宛若漂浮的云朵……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在这“城市客厅”,这边厢是细软沙滩,那边厢是综合运动场,漫步于别具匠心的步道,当美美的荧光石吸足太阳光能,夜来点点星光,美轮美奂。“星海流云艺术海岸”,仅听这美名便会遐想无限:昼看海天一线,夜观星海流云;夏天享一抹清凉,冬天驻一室温馨。可谓“景美,人醉”。
除了石老人城市客厅,崂山区已完成10.5公里的前海景观提升工程,打通滨海步行道,14处“口袋公园”和44处人文街景小品,伴随着来客周游崂山的每时每刻,同时,创新概念,崂山区打造时尚消费新地标,免费开放文博展馆……“全域旅游”真正落到了实处。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刘明元
在乡村旅游方面,崂山景区内仍有130多个村落,山海造就了“中国最美乡村”,村与景区共建,崂山风景名胜区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形成了“全民皆从旅”的普遍意识。崂山区坚持农村景观化、产业融合化、全域景区化同步推进,按照3A级景区标准打造每一个乡村,通过示范带动、连点成片,逐步把崂山乡村打造成为青岛的国际慢生活区、中国沿海的最美乡村群落,群众生活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华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刘明元
不得不说,以“崂山全域皆景区”理念、“全域共建”、“精明增长”内涵为指导,崂山区通过山海空联动、景城乡一体、全产业融合三个路径,构建起立体、综合、全方位的崂山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守增
摄影@ 吕振
如今,“上山下海”是对崂山区旅游的生动形容。为满足游客亲海近海的需求,崂山区不断提升海上旅游线路,新建改造太清、仰口等游船码头,开通流清—太清—仰口海上游览线,创造了“海上看崂山”的独特体验;率先发展低空旅游,“飞阅崂山”成为首批国家级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之一。目前,崂山区“海、陆、空”立体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摄影@ 朱博文
此外,崂山区还推动旅游与文化、健康、体育、农业、工业等深度融合,坚持全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激发“旅游+”和“+旅游”聚集产生新动能,加快形成多元融合、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旅游新业态,产业发展由单一业态向多业态深度融合转变,结构类型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变。
文稿:陈明一
来源:悦行崂山
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尽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也让很多人感觉到了一种巨大的负担,那就是那些经常出差的人,他们要承受着工作的巨大的压力,他们想要通过旅游来充实自己的人生。所以,有不少人都是去旅行的。对于大城市里的人来
人间渐晚,山河已秋。九月,是金秋的开始,春的灿烂,夏的蓬勃,积聚成金秋的硕果。黄龙,也迎来了四季中最灿烂而浪漫的季节——漫山渐染的金黄,海子倒映的秋色,红枫攀上树枝,随处可见的秋迹,让这片土地更加动人万千。目光所及之处,黄龙正发生着变化。
黄龙景区实拍图 截至4月26日,黄龙景区2023年接待游客数已突破50万人次,创黄龙景区同期接待游客数量历史新高,对比历年最快达到50万人次的年份提前了19天。五彩池实景图 据悉,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31日,黄龙景区根据全省“
立秋一过,黄龙就进入了秋季风光的“上新”时间。秋天的黄龙,更绚烂更多变,也让我们有了更多向往的理由。秋日黄龙△01动态万花筒,一天一个样HUANGLONG位于松潘县的黄龙景区,有着典型的高原气候特征,秋冬物候变化总是要比平原快一个周期。立秋
一转眼,就到了十二月中旬在2022年即将结束之际何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来川西看看,到黄龙走走给你的2022年划上完美结尾1冬游·黄龙观彩池、赏冰瀑、望雪山冬天,总要来一次黄龙!看人间瑶池在冬日“绽放光芒”冬季的彩池与其他季节不同,半是浮冰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值此属于全国的旅游佳节之际,黄龙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提升游客体验感。PART01//发放手册、免费讲解、填问卷送好礼//5月19日上午,在景区门口、景区内多位身穿小红甲的黄龙管理局工作人员、志愿者正
玉兔迎新,黄龙迎客张灯结彩过大年黄龙迎四方宾客景区内处处洋溢春节的氛围游览秩序井然有序春节快相约黄龙~春节氛围十足~黄龙景区、牟尼沟景区内张灯结彩处处喜气洋洋,过年氛围十足灯笼高高挂、彩结随风飘迎接着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游览井然有序~春节期间
寒露过,深秋至万物过渡自然,静待季节更替十月深秋里,二十大胜利召开看黄龙灿烂秋景,赏祖国大好山河看雪山蜿蜒不断,看雪峰威严耸立看晴空下雪山与白云亲密互动看晴空下红透的彩林与雪山融为烂漫秋色看被层层彩林簇拥的黄龙寺在秋日里静谧而又庄严身后那屹
九月,细碎的一场雨,不经意间下在了黄龙,细致地洗涤着这片净土的任意角落,冲刷掉夏日的余温,彻底送走了夏天。温柔的秋天,是真正的来了。秋日黄龙△一场雨过后,树叶染上季节的颜色,也开始变得稍显脆弱,微风一过,便随风而落,或是漂浮于湖水之上,或是
夏末初秋之时,没有夏天的酷暑,也没有冬天的寒冷,还有什么比此时此刻更适合来一趟慢节奏的旅行呢!黄龙/明镜倒影池△黄 龙 游 记8月18日清晨,我乘坐黄龙索道穿行于原始丛林间,大概8分钟左右便到了海拔3500多米的黄龙山顶,随后换乘生态观光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