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05:43:34 | 浏览:458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 高书华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
实体兴,国家强。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生命力,是立身之本、财富之源。
城市面向未来加速奔跑,都在大力布局实体经济奋力追逐“四新”经济赛道。下一步如何破题突破?
发展是硬道理,崂山是一座见证硬道理的城市。
因市场选择而兴,因善抓趋势而起,青岛高质量发展,崂山精而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崛起,已经成为沿海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座潜力之城的腾飞需要一个“爆发点”引擎。于崂山而言,以实体经济为基的四新经济就是这个引擎,并且当前已经抢得先机。
勇当排头,五区同创。崂山区正聚力壮大实体经济,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这也排在五区同创的第一位。
实体经济是青岛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更是崂山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刚刚青岛又赋予崂山区高水平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示范窗口区的历史重任,这也要求崂山区在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中走在前,当排头,做示范窗口。
崂山区召开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暨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动员大会,号角吹响,战鼓擂响。
未来五年,崂山将着重在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破题,向实体经济要发展后劲。
传递一个信心,企业居前排占C位
“要勇于创新,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挥协同联动的整体优势,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是城市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对于实体经济来讲,无论是社会口碑,还是就业激励,对老百姓都有好处。
传递一个信心,达成一个共识,表明一个态度。
5月24日上午,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暨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动员大会召开,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实体经济企业,加快塑造“崂山智造”“崂山服务”品牌新优势。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发表讲话,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部署工作。
借此次大会,崂山加快推进实体经济振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当好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排头兵、驱动器,培育一批供应链稳定、要素链完备、创新链活跃、根植性和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根基,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
让企业占C位,为企业站台。24日上午,记者在动员大会现场看到,7条产业链链主企业及重点企业代表40位企业家全部坐在会场的最前列,这些企业是崂山目前最拿得出手的企业,也是崂山实体经济的最强家底。这说明崂山区党委政府对企业和企业家的尊重和重视,这也传递出一直把营商环境放在首位的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及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的信心和决心。
在大会上,崂山发布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20家并授牌,其中包括歌尔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曙光国际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泰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东华云都技术有限公司、青岛海尔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青岛出版社有限公司、青岛国信会展酒店发展有限公司等。其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现代金融、文化旅游产业链各3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2家。下一步,崂山将放大“链主”企业头雁引领作用和生态主导优势,协同推进产业链重点工作落实。
“链主”企业代表——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华刚、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四海、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于大超、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刚先后发言。
“会上崂山区政府发布了今后一段时期对振兴实体经济的鼓励政策,作为智能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倍感振奋、对今后的高质量发展信心满满,这些好政策让崂山的实体经济发展有目标、成长有路径、获得感满满。”张立刚告诉记者,汉缆股份是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性”集群领军企业,多年来一直注重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圈的培育和打造,作为链主企业坚持实现智能制造链高端化、智能化,在提升企业创新引领力、市场主导力、群链带动力等方面形成推进合力,带动生态链企业共赢发展。
达成一个共识,率先发布行动方案
“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在手里。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一定要搞上去,不能只停留在中低端。”
“四新”经济“是实体经济基础上的传承创新,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动员大会上,勇当排头的崂山,在区市层面率先发布实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
《崂山区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建设“四新”经济集聚区三年行动方案》,坚持面向未来发展、面向增量崛起、面向生态型产业培育,聚焦四大主导产业细分领域,系统谋划未来三年发展重点。
方案强调,打造“两个强磁场”、迈上“三个新台阶”——
紧扣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的目标,到2024年,全区“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5%。
打造“企业强磁场”,“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年均增长15%,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800家,独角兽、瞪羚企业累计达到10家和25家;打造“要素强磁场”,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8%以上,新引进各类顶尖、高端人才300人。
迈上三个新台阶,规上工业总产值每年提升100亿元,到2024年突破700亿元;制造业占比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到2024年达到21%;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提升至600亿元。
在24日的动员大会上,勇当排头的崂山,在区市层面率先发布四大专业化园区。
吸引、留住和培育有质量的实体经济是时代赋予园区的责任,也是园区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崂山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化产业园区,把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与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优化产业生态,引导产业聚集,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崂山将专业化园区建设作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提振器”,高水平打造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健康四大专业化园区,推动产业链集聚集约发展,四大专业化园区亩均税收达到150万元以上。
其中虚拟现实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600亩。到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300亿元,打造全球VR第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3100亩。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到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25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打造中国软件名园。到2024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到2024年,园区实现产值100亿元。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及本次会议精神,担当作为,贡献科创力量。一是全力以赴推动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招商工作,加快总投资100亿元的整机和光学模组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引进细分产业链链主企业,将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园打造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产业高地;二是通过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环境等措施,实现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四新经济,推动崂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崂山区科创委产业组织部部长王加华表示。
表明一个态度,实体经济破局迸发
“做实体经济,要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这是本分。”
实体经济是什么?实体经济是指服务的生产、流通和物质的、精神的产品等经济活动,彰显一座城市发展的品质,让城市保持永恒的生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业立区、制造强区。1992年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在崂山成立,走的就是工业强区之路。1994年崂山撤县划区,崂山区也已经快速走过了28年,GDP总量也由当时的几十亿元实现当前的千亿级跨越。在最初的十余年,海尔路、株洲路附近的制造业等是区域发展的驱动力,诞生培育了海尔等著名企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三产比重不断提升并反超二产,目前进入高度相互融合阶段。
崂山区靠实体经济起家,也将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如今,乘青岛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之势,崂山实施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重大项目招引、生态体系搭建、资源要素保障五大行动,重塑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
为此,崂山还发布实体经济振兴发展4大配套扶持政策。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配套出台《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快引进高质量工业项目,推动企业增量崛起,建设高成长企业梯队,促进企业创新绿色转型发展,支持企业数字化改造,优化生产要素保障。
在科技创新方面,配套出台《加快科技创新发展 振兴实体经济推动“四新”经济集聚区建设的奖励办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培一批源头创新资源,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崂山区科技创新实力。
在楼宇经济方面,崂山区配套出台《崂山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围绕商务楼宇和高层工业楼宇,实施“腾笼换鸟”计划,培育打造一批星级楼宇、特色楼宇,激发城市发展新动力。
在高端中介服务方面,配套出台《崂山区促进高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奖励办法》,支持高端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崂山,推动一批国内外500强、行业龙头企业在崂山布局发展,壮大总部经济,壮大服务业发展新业态。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升生产力、竞争力、创造力,崂山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记者了解到,崂山区成立区委、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相关副区级领导同志任副组长,部门和街道参与的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建立由区级领导同志担任“链长”、产业链专班主战的工作机制。
未来五年,崂山向实体经济要后劲,以项目为中心引领产业组织,一手抓存量项目扩容提质、一手抓增量项目招引落地,突破发展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链式集群发展,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迭代升级。到2026年,7条产业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虚拟现实、现代金融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000亿元,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分别突破5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健康、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分别达到200亿元。
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高水平打造“四新”经济集聚区,正持续鼓动城市细胞中的生命力,在每一个质变、聚变、裂变瞬间,破局迸发!
崂山风景区崂山,自古便是一块风水宝地,也是道教发源地之一,坐落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共分为巨峰-仰口-北九水-太清-华严几大景点,每处景点都各具特色,崂山最高峰在巨峰,道教文化在太清等,并素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在当地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自2022年4月1日起,崂山风景区恢复开放(华楼游览区除外),太清索道、巨峰索道正常运营,仰口索道因设备检修暂不运营。景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暂未开放。根据疫情防控的有关要求,崂山风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各游览
崂山区城市美景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城市是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种下一颗种子,萌芽、破土、吐绿……这就是城市生长的力量。崂山区拥有着源源不断的生长力。在这里,可以听到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感受蓬勃向上的力量。在这里,干部群众真抓实干,高水平打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群众更幸福。一座城市的幸福力,就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能力。“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是未来五年青岛的发力重点之一。勇当排头的崂山区则被赋予高水平打造青岛促进共同富裕的先行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轩 见习记者 王钦峰 青岛报道为巩固拓展“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工作成果,宣传典型,主办方于3月23日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对100个依靠发展茶产业夺取脱贫攻坚关键胜利、实现乡村振兴的产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丛树晗 韩姝 青岛报道2月17日上午,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代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过去五年,崂山区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五年,崂山区如何擘画发展
1月30日下午,崂山区委书记张元升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全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旅游秩序、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张元升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重要
春,五颜六色,为四季之始;我却觉得冬日之颜别有韵味:来自无情中的深情,看似冷峻,生命仍在缓慢流动。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王守增 而且只有那些来自自然的色彩,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美色。每一种色彩,也不仅是对自然的认知,更包含着对自然、人生、生
【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崂山森林高火险区实行封山的通告】 【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崂山森林高火险区实行封山的通告】为切实保障崂山森林生态安全,根据《青岛市森林防火条例》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森林高火险区野外用火的通告》(青政发
千载人文崂山·万般山海风情大约6000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地壳升降巨大的花岗岩破海而出,崂山如巨鳌出海登陆在漫长的时空中历经古冰川运动等因素历经亿万年的积淀逐渐形成今日的自然环境才有了如今这一座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摄影@ 礼歌唱晚 千载人文
这是一段关于一座山、一片海,一方小城,一段飘着茶香味的生活故事。山与海之间,是匝匝密的雾,梦一般的雾霭;海与天之间,是柔柔轻的云,谜一般的云彩;天与山之间,是荫荫翠的茶,诗一般的生活。 摄影@ 崂山闻道 一轮红日自海天边升起,水面波光粼粼,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不其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中国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1月9日下午,青岛市崂山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大会闭幕。会议选举王锋为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区长。人物简介王锋,男,汉族,1976年10月出生,山东蓬莱人,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崔璞 高书华“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实体兴,国家强。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生命力,是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城市面向未来加速奔跑,都在大力布局实体经济奋力追逐“四新”经济赛道。下一步如何破题突破?发展是硬道理,崂山是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黄登 通讯员 陈彧)“心脏救援车队,接到救护车辆请回答,生命救护绿波立即启动。”8月18日上午9时许,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内,全警作战,紧盯一辆从贵港进入南宁绕城高速的救护车,救护车内是需要紧急护送的人。